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
“质量支撑、标准引领”高质量推动两个纲要实施有关情况

首页>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
“质量支撑、标准引领”高质量推动两个纲要实施有关情况

时间: 2024-06-28 13:31 来源: 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6月28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小平,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牛子仲,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许武勤出席,介绍“质量支撑、标准引领”高质量推动两个纲要实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小平先生, 请他围绕“质量支撑、标准引领”高质量推动两个纲要实施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牛子仲先生、二级巡视员许武勤先生。  

下面,首先请张小平局长作介绍。

张小平: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非常感谢大家对质量强省和标准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质量支撑 标准引领”高质量推动两个纲要实施情况。

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统筹推进质量、标准、品牌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质”的变革,持续增强我省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有力有序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和标准化发展两个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在陕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质量支撑产业优化升级成效显著

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5.58,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指数为71.82,西部地区排名第1位质量赋能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是聚力推进质量联动提升。瞄准质量短板,围绕产业链发展需要,开展“提质强企”行动、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行、民营企业“标准体检”、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卓越质量三秦行、首席质量官培训等活动,每年入企帮扶1000余次,服务1000余家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培训经营主体近万家,累计培养首席质量官3000余人,为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奠定坚实质量基础。在医药领域,提升制药分析仪器测试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能力,助力陕西药品远销海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制定动力电池检验技术规范充电桩远程计量办法,有效解决动力电池和充电桩检测难题建155个线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建立计量、标准、检测联动服务机制,去年服务经营主体1.31万家次,解决技术难题1885个,为经营主体节约成本4596.88万元提升工业产值7.17亿元

二是聚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推动质量强省建设“点线面”提升,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建立“一企一策”“一链一策”“一县一策”质量提升清单,聚焦氢能、光伏、羊乳等重点产业,面向秦创原、航空产业集群预制菜加工等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突破一批重大质量技术瓶颈建设一批创新中心载体、转化一批质量创新成果。筹建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确定4大质量提升任务,11项质量技术突破项目,推进氢能“制、储、输、加、用”全链条发展已发布的《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规程》填补国内空白。投资1.3亿元建成国家羊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和陕西省羊乳制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基于全流程大数据的精益航天卓越智造模式入选全国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良好实践案例;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7+1全生命周期质量数字化管理模式入选全国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案例。我省累计14家组织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进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候选名单

三是聚力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出台《“陕西精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施意见》,举办第七届“丝博会”“一带一路”品牌建设论坛、三秦品牌发展大会等活动,搭建我省品牌开放交流平台。连续多年开展公益性品牌价值评价,我省40余个品牌评价价值达2500亿元,5个果品位列中国果品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前十。通过开展标准建设、认证提升,富平柿饼、眉县猕猴桃、米脂小米、泾渭茯茶、宝鸡擀面皮等区域品牌建设产品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大幅增加,有力提升地方传统特色产业竞争力,直接或间接解决就业200余万人。安康恒口毛绒玩具示范区获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让小玩具成就大产业、塑造硬品牌。

二、标准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

截至目前,我省企业累计主导参与国际标准67项、国家标准1847项、地方标准2155项、团体标准391项,印发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25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2个,国内对口单位32个;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33个;省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48个建设标准化试点项目580个。

一是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步伐加快。杨凌示范区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围绕西安“双中心”建设,获批国家标准验证点2个,新申请推荐5个。举办全省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大会,与省科技厅、省工商联协同建立民营企业标准创新保障机制。新组建氢能、煤化工、富硒食品等一批省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新制定传感器与物联网、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等一批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新发布云计算、区块链、网络安全、北斗应用等一批重要标准;我省企业西电捷通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中国电子科技二十所荣获三等奖,全省累计获奖13项,其中一等奖3项。

二是标准引领产业发展作用凸显制定涵盖10个子体系,5286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建设陕汽智能网联汽车、法士特智能工厂等重点工业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9个;5家氢能装备企业获批第三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安康瀛湖、关山草原等11家旅游景区相继获批国家级服务业试点示范项目。围绕助力全省羊乳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省农业农村厅成立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奶山羊养殖地方标准14项、团体标准1项,羊乳产品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12项;充分发挥标准化试点引领作用,创建奶山羊规模养殖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

三是标准支撑绿色发展渐成体系。成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双碳”省级标委会,制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领域标准体系,印发《陕西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发布《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境领域省级地方标准32项。3家单位获批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立项制定餐饮业、机关食堂等反食品浪费地方标准;推进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让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理念渐入人心。

四是标准服务对外开放有力有效倾力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中亚标准化陕西研究中心实现5万余项中亚国家标准题录查询。批筹西安爱菊粮油、西安中医脑病医院2个驻哈萨克斯坦海外标准化试点,为我省企业参与中亚国家标准化活动搭建平台和桥梁。

五是标准助力城乡发展和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制定民生领域省级地方标准156项,乾县被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等9家单位获批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宁陕全域旅游、略阳乌鸡、眉县猕猴桃等标准化试点,以标准有力支撑特色经济、集体经济、联农带农经济发展。

三、质量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统筹加强全省、行业、区域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一是计量体系不断完善。加快布局建设计量体系,我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1949项,制定发布地方计量技术规范79项,量传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并运行输配电装备等11个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个国家级和省级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评价实验室列全国第一梯队;先后组建碳达峰碳中和、数字计量等5个全国首家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

二是质量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建成过程仪表、煤及盐化工等5个国家质检中心和34个省级质检中心;已批筹半导体照明、石油天然气等4个国家质检中心;成立计量光学及应用等2个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用氢装备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筹建光伏产业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是认证检测服务作用不断显现。“十四五”以来,我省新增认证证书2.36万张、获证组织6190家,其中能源、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均实现翻番目标。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994家,其中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增至183家、增幅达64.86%。全省CNAS认可实验室增长130家、增幅达44.21%,全省质量认证检测覆盖面进一步拓展。

四是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效能不断深化。建立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建设全省统一的质量基础信息平台“秦质享”提供“产品检验”“计量校准”“认证提升”“标准制定”和“质量知识”五大服务。已整合全省2255家检验检测机构和计量机构检定校准能力信息、33万条标准题录、42条产业链政策标准,满足各类产业发展需求助力提质增效。

此外,我们还针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开展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全链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厚植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质量根基,拓展壮大“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质量服务深度,着力提升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质量效能,为奋力陕西新篇 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李惠:谢谢张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我了解到省市场监管局承担着省质量强省委办公室的职责,负责质量强省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那么想请问一下,今年在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方面,有哪些重要的举措呢?

张小平:这个问题请牛子仲同志回答。

牛子仲: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介绍一下有关情况。2024年省质量强省委强化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推进,持续加强质量强省建设。省质量强省办组织召开2024年省质量强省委全体会议,研究制定2024年度质量强省工作要点,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实施重点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陕西建造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服务业质量提升工程等7个方面,部署23项深化质量强省建设工作任务。聚焦产业竞争力和民生需求,与省工信厅、商务厅、住建厅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专项方案,持续提升我省制造业产品和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同时,抓好2023年中央质量督察考核反馈情况整改和2024年中央质量督察考核迎考工作,夯实各级党委政府质量工作责任。

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今年初,省市场监管局、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方案》,坚持“统筹运用、聚焦重点、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基本原则,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以质量强企为依托,以质量强链为牵引,以质量强市为载体,有力有序推进“两个纲要”实施。瞄准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聚焦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提出省市两级每年分别培育10家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2条质量强链示范链、5个质量强县标杆县镇,“点线面”三位一体助力质量强省建设。明确到2026年底,建设10个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10个、争创质量提升培训基地3个等17项具体行动目标。

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围绕5个维度17项具体重点任务组织实施。一是实施一批重大质量攻关项目。聚焦氢能、光伏、汽车、钛及钛合金等重点产业,突破一批质量关键技术;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研制一批先进技术标准;面向秦创原、西安航空产业集群、氢能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创新中心载体;搭建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平台,转化一批质量创新成果。二是培育一批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提高企业质量水平,推广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创新质量管理过程方法,完善标准体系;开展政府质量奖梯队培育,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开展陕西品牌推介宣传活动。三是打造一批质量强链示范链。聚焦重点产业全链条,绘制产业链质量攻关图谱;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通过合格评定、检测认证等手段推动产业链质量管理协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推动质量认证在重点产业的应用,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四是建设一批质量强国标杆县镇。推动特色产业县、具有区域品牌建设基础的地区,打造高水平县域竞争力;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打造高品质县域生活圈;健全城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加快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创新研制,打造高效能县域供给体。五是推动一批质量基础设施提质增效。聚焦产业布局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需求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构建“一站式”服务网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区域互补、跨区融合、协同提升;打造质量基础设施技术和应用数据平台,鼓励大中企业、科研院所等开放共享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和应用场景,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质量基础设施交流合作。

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将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质量强省、质量强市(县)统筹协调机制作用,科学评估质量投入和质量效益,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更加彰显质量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谢谢。

中国报道: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明确部署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和标准提升这四大行动,而标准提升行动是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负责推进的。在此,我想请问一下,截至目前,我省在标准提升行动方面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后续又有怎样的具体安排?

张小平: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推动设备更新、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工艺升级、确保产品质量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

陕西有一个特色产业就是羊乳产业。2023年2月22日,国家开始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新的国家标准,新国标将原有的《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分为2个标准,即《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幼儿配方食品》,也就是说让每一段奶粉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标准。同时,新国标对生产指标要求更加严格,这对我省羊奶粉产业而言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也将势必会推动羊乳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设备改造、产业升级、品牌塑造。

因此,作为“标准提升行动”牵头部门,我们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统筹推动标准立项制定、实施应用等各环节,不仅要让重点标准能够立得住、定得准,还要管得住、推得开,最大程度释放标准化效能。

一是抓统筹,“清单化”制定工作方案。经省政府同意,我们联合7部门印发《陕西省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坚持清单化管理,从能耗排放、产品质量安全、回收循环利用3个方面,部署了10项标准提升重点领域,并梳理形成制修订“重点地方标准”和“重点国家标准”两张清单。其中,2024年完成制修订省级地方标准53项,2025年完成制修订省级地方标准49项,同步推动两年内主导参与制定27项国家标准。

二是抓流程,“项目化”实施标准研制。我们坚持“早立项、早发布、早实施、早见效”,推进地方标准全流程管理。在标准立项上扩增量,进一步优化立项流程、提升立项频次(标准立项工作由一年一次改为一年四次)、缩短制定周期(标准制定周期由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在标准复审上优存量,开展地方标准复审清理和质量提升行动,对1476项省级地方标准进行梳理排查,建议修订118项、建议废止32项。在标准审查上提质量,建立涵盖282个领域794人的全省标准化专家咨询库,为标准审查工作提供专业化指导;组建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全程服务标准制修订工作。在标准体系上求“新”量。聚焦输变电装备、太阳能光伏、氢能等重点产业链,指导“链主”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因地制宜构建从原材料开采到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三是抓协同,“系统化”推进任务落实。首先,树立示范标杆,组织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申报国家标准验证点,推荐氢能、白酒、羊乳等领域,作为2024年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其次,夯实部门责任。围绕102项重点地方标准制修订任务,分领域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完成时限。整理汇总国家强制性标准发布公告,及时印发各相关部门,推进标准在各行业的实施推广和监督管理。最后,强化组织实施。开设“标准提升行动”专栏,集中报道刊登政策文件、重大活动和标准制定最新进展,方便公众查询了解。着眼“重点地方标准”和“重点国家标准”两张清单,全面建立标准主要起草人点对点信息沟通机制,动态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面向企业基层,分批次开展《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以及燃气灶具、电动自行车等新国标宣贯培训。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强化标准的实施与应用,坚持标准研制急用先行、成熟一项出台一项,扎实推进标准落地见效,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赋能加力。谢谢。

西部网:标准化工作如今愈发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且今年还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关键年份。我想请问,对于今年全省的标准化工作,有着怎样具体的部署安排?重点又会侧重于哪些方面呢?

张小平:这个问题请许武勤同志回答。

许武勤: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介绍一下有关情况。我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意见,对全省标准化工作从体系建设、创新能力、治理水平、发展基础、对外开放上都提出了到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今年,我们与各地市和各部门密切协同,以“五大工程”为牵引,全面推进《纲要》在我省的深入实施。

一是“实施标准强基工程”,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组织开展我省《纲要》实施意见的效果评估工作,统计分析各类数据,精准施策,积极推进《陕西省标准化条例》修订工作,出台地方标准、试点建设、经费管理、标委会考核评价、专家库建设等制度办法,建立国家标准宣贯、地方标准发布解读机制;出台标准化人才培养政策措施,从制度上夯实我省标准化工作基础。

二是“实施标准提质工程”,强化标准化支撑能力。做大国际标准,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组织省内重点企业与在陕国际、国家标委会、国际标准组织对口单位的结对帮扶行动;加快中亚标准化(陕西)研究中心建设,建成中亚五国标准化数据库,围绕重点出口商品开展标准外文版翻译、标准比对和技术分析;加快推进我省标准化海外应用试点建设,为我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搭建平台和桥梁。做强国家标准,紧紧围绕全省氢能、乳制品等重点产业链,真金白银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申报国家标准验证点等国家级标准化研究平台;推动“链主”企业全方位开展与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交流合作,全面梳理在陕国际、国家标准化注册专家,建立人才数据库,有力支撑产业发展。做实地方标准,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全面开展地方标准清理、整顿;建立地方标准主要起草人培训机制,有效规范地方标准制定工作;严格依据标准管理地方事权和重点支持领域,制定印发《标准立项指南》,为全省标准立项工作提供精准指引;全面推进地方标准调查反馈及实施效果评估。做优团体标准,围绕产业链短板,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重点,开展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切实发挥团体标准在强链、补链、延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实施标准稳链工程,服务重点产业链发展。在数控机床、光子、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传感器、钛及钛合金等领域依托链主企业加快布局相应省级标委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标准试点、参与一批国际标准、培养一批标准人才、成立一批攻关团队;聚焦富硒食品产业链,强化省市共建,加快推进省富硒标委会建设,打造“标准+认证”安康富硒产业区域品牌示范样板,赋能“中国硒谷 生态安康”建设。

四是实施标准创新工程,推动科技成果标准化。“标准源于新,立于质,一头紧连高水平创新,一头紧系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在先进制造、现代能源等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和氢能、乳制品等重点产业链制订实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标准体系,同步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推广。建立标准“领跑者”制度,建设国家标准验证点,将重要标准研制列入科技攻关计划。

五是实施标准助企工程,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开展民营企业标准建设“十百千行动”,选拔10支以上服务队,服务100家企业,培养带动1000名以上标准化人才;拓展企业标准“领跑者”范畴,探索在交通物流、广告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化旅游、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评选,建立“领跑者”榜单企业联合研制团体标准机制;分批次开展《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宣贯培训和政策解读,全面落实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制定《企业标准随机抽查工作指引》,深入实施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谢谢。

李惠:感谢张小平局长和两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大家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